陰極銅期貨合約交易操作手冊 (上)http://big5.china.com.cn/ch-pinzh/5-b.htm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品種概況
一、自然屬性 銅是人類最早發現的古老金屬之一,早在三千多年前人類就開始使用銅。 金屬銅,元素符號Cu,原子量63.54,比重8.92,熔點1083oC。純銅呈淺玫瑰色或淡紅色,表面形成氧化銅膜後,外觀呈紫銅色。銅具有許多可貴的物理化學特性,例如其熱導率和電導率都很高,化學穩定性強,抗張強度大,易熔接,具抗蝕性、可塑性、延展性。純銅可拉成很細的銅絲,製成很薄的銅箔。能與鋅、錫、鉛、錳、鈷、鎳、鋁、鐵等金屬形成合金. 銅冶煉技術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過程,但至今銅的冶煉仍以火法冶煉為主,其產量約佔世界銅總產量的85%。1)火法冶煉一般是先將含銅百分之幾或千分之幾的原礦石,通過選礦提高到20-30%,作為銅精礦,在密閉鼓風爐、反射爐、電爐或閃速爐進行造锍熔煉,產出的熔锍(冰銅)接著送入轉爐進行吹煉成粗銅,再在另一種反射爐內經過氧化精煉脫雜,或鑄成陽極板進行電解,獲得品位高達99.9%的電解銅。該流程簡短、適應性強,銅的回收率可達95%,但因礦石中的硫在造锍和吹煉兩階段作為二氧化硫廢氣排出,不易回收,易造成污染。近年來出現如白銀法、諾蘭達法等熔池熔煉以及日本的三菱法等、火法冶煉逐漸向連續化、自動化發展。2)現代濕法冶煉有硫酸化焙燒-浸出-電積,浸出-萃取-電積,細菌浸出等法,適於低品位複雜礦、氧化銅礦、含銅廢礦石的堆浸、槽浸選用或就地浸出。濕法冶煉技術正在逐步推廣,預計本世紀末可達總產量的20%,濕法冶煉的推出使銅的冶煉成本大大降低。
二、銅及銅產品分類 1、 按自然界中存在形態分類 自然銅------銅含量在99%以上,但儲量極少; 氧化銅礦-----為數也不多 硫化銅礦-----含銅量極低,一般在2--3%左右,世界上80%以上的銅是從 硫化銅礦精煉出來的。 2、按生產過程分類 銅精礦----冶煉之前選出的含銅量較高的礦石。 粗銅------銅精礦冶煉後的產品,含銅量在95-98%。 純銅------火煉或電解之後含量達99%以上的銅。火煉可得99-99.9%的 純銅,電解可以使銅的純度達到99.95-99.99%。 3、按主要合金成份分類 黃銅-----銅鋅合金 青銅-----銅錫合金等(除了鋅鎳外,加入其他元素的合金均稱青銅) 白銅-----銅鈷鎳合金 4、按產品形態分類:銅管、銅棒、銅線、銅板、銅帶、銅條、銅箔等
三、銅的品號及品質標準 銅期貨合約標的物在97年9月之前實行的品質標準是GB466-82標準,交割品是一號銅,97年9月-98年8月GB466-82與GB/T-467-1997兩種標準同時執行,98年9月起全部執行GB/T467-1997標準,高純陰極銅和標準陰極銅均可交割,沒有品質升貼水,只有品牌生貼水.
1、標準陰極銅(Cu-CATH-2)化學成份%
2、高純陰極銅(Cu-CATH-1)化學成份 :Cu+Ag不小于99.95,雜質總含量不超過0.0065(雜質分類含量略)。
四、銅的主要用途 銅是與人類關係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屬,被廣泛地應用於電氣、輕工、機械製造、建築工業、國防工業等領域,在我國有色金屬材料的消費中僅次於鋁。 銅在電氣、電子工業中應用最廣、用量最大,佔總消費量一半以上。 市場分佈及特點 一、供給與需求 (一)國際市場
銅的主要產地 從地區分佈看,全球銅蘊藏最豐富的地區共有五個:1)南美洲秘魯和智利境內的安第斯山脈西麓;2)美國西部的洛磯和大坪谷地區;3)非洲的剛果和尚比亞;4)哈薩克共和國;5)加拿大東部和中部。 從國家分佈看,世界銅資源主要集中在智利、美國、尚比亞、獨聯體和秘魯等國。智利是世界上銅資源最豐富的國家,其銅金屬儲量約佔世界總儲量的1/4。 美國、日本是主要的精煉銅生產國,尚比亞和扎伊爾是非洲中部的主要產銅國,其生產的銅全部用於出口,德國和比利時是利用進口銅精礦和粗銅冶煉精銅的生產國。此外,秘魯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亞、巴布亞紐幾內亞、波蘭、前南斯拉伕等也均是重要的產銅國。
銅的產量 人類煉銅的歷史悠久,但長期以來,由於煉銅方法原始,銅的產量一直很低,17世紀出現現代煉銅法後,銅產量才有明顯增加。1928年,世界精銅產量為167萬噸。戰後世界冶煉工業發展較快,1950年全世界精銅產量只有315萬噸,1992年已達到1100萬噸。不同年代的生產發展速度不同,50年代銅生產發展速度為年均遞增4.7%,60年代年均增速為4.2%,70年代則為2.07%,80年代進一步降為1.5%. 90年代初、中期隨著生產成本的不斷降低和較高銅價的刺激,銅的產量大幅增長。 99年全世界年產銅達1430萬噸,各主要生產國的產量分別為:智利259萬噸、美國201萬噸,,日本135萬噸,中國104萬噸,德國69.7萬噸,俄羅斯64萬噸。
銅的消費 99年全球消費銅約1460萬噸,銅的消費集中在發達工業國。 美國是最大的銅消費國,99年消費298萬噸,約佔世界消費總量的1/5,其次是中國146萬噸,日本125萬噸,德國109萬噸, 從行業看,消費銅最多的是八十年代是電氣工業部門,九十年代是建築業。據統計,美國、日本和西歐國家80年代中期的精銅消費中,電氣工業佔47.8%,機械製造業佔23.8%,建築業佔15.8%,運輸業佔8.8%,其他佔8%。九十年代後,西方國家銅消費的行業分佈發生了巨大變化,以美國為例,98年銅消費中,建築業佔41.4%,電器電子產品佔26.0%,運輸設備12.4%,機械製造11.2%,其他9.0%。
銅的進出口 世界主要銅出口國:1)智利:世界上最大的銅出口國,生產的銅礦石和銅絕大部分出口,主要輸往美國、英國、日本等地;2)尚比亞:輸往歐共體、美國、日本等,也有部分輸往中國。3)秘魯:已探明儲量居世界第四位,年開採量佔世界第七位,出口量居世界第五位,產品主要輸往美國、日本等國;4)扎伊爾:所產銅礦石大部分供應出口,主要輸往西歐、日本和美國;5)澳大利亞:其產量的1/4齣口;6)加拿大:是發達國家銅礦品出口最多的國家,出口量佔生產量的70%左右。 世界主要銅進口國:美國、日本、歐共體、中國。
世界主要產銅國1992-1999年產量 資料來源:WORLD METAL STATISTICS(世界金屬統計) 計量單位:千噸
1998年世界10大銅礦公司和精煉公司 單位:萬噸
(根據國際銅研究協會按產量統計)
(二)國內市場 我國銅的生產
99年國內主要銅生產企業產量
99年國內主要銅生產企業產量 從地區分佈看,我國銅的主要消費地則在華東和華南地區,二者消費量約佔全國消費總量70%。
從行業分佈看,銅消費最大的行業是電子電氣行業,建築業、機械製造業、交通運輸業等也消耗大量的銅。 以下是我國各行業銅消費佔銅總消費量的比例:
與發達國家相比,我國的電子、電氣行業與機械製造業消費的銅佔總消費的比例明顯高於發達國家,而建築業及交通運輸業消費銅所佔的比例卻又大大低於發達國家。
我國銅的進出口 我國是個銅資源短缺的國家,精煉銅的原料自率只有40%,每年均需進口大量的銅精礦。 銅的進口構成中原料進口占的比重較大,電解銅的進口增長幅度大於半成品(銅桿、銅管等)的進口增長幅度。出口則相反,銅的出口量很少,且主要以半成品、加工品為主。隨著出口關稅的逐步降低,近年來銅的出口量較九十年代初中期有一定增加。
附: 1990-1999年 中 國 銅 供 求 情 況 表 單位:萬噸 <img height="280" src="http://www.china.com.cn/ch-pinzh/images/biao2.gif" width="5
|
公告版位
進來看文章或留言的朋友
麻煩點一下旁邊廣告,感謝你
- Nov 11 Mon 2013 11:18
陰極銅期貨合約交易操作手冊(一)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